top of page
2022 報導

浪人音樂劇場—第二時空求道之旅
星島副刊
2022-12-01
撰文︰黃子翔
//有趣的是,周國賢在戲中就是「飾演」周國賢,是一位求道者,問到為何有此安排,而不是給他設計一個角色,譚孔文笑說那是一種單純的直覺。「不想轉彎抹廷,想讓周國賢從自己出發。」又提到《第二時間》是一個音樂劇場,不是一場戲,更似是一次Presentation, 所謂「故事」,是讓七首歌更好地出場,呈現Jimmy老師的經歷和生活態度。「多於把角色『扭來扭去』。」//
PDF版

周國賢與小克的第二時間
《明周》
2022-11-18
採訪、撰文︰蔡櫻渟 攝影︰黃家邦
//經歷十年,小克認為這是雙方共同審視時間意義的好機會。「我與周仔在馬雅圖騰中同為『紅蛇』,象徵一股在人間求生存的力量,從下而上觀察人間變化,亦有著不執著、不斷更新的能力。」在演繹文字創作中,譚孔文發現周國賢很像一個小孩,因為每次排練他都有新的變化。「我的台詞大多不是對話,反而像是一種敍述,他能以說話、音樂回應其他演員的演繹。」周國賢對時間的見解,以及演繹上的大膽嘗試,令譚孔文非常欣喜。//
PDF版

《第二時間》留住舊日光影
《藝文青》
2022-11
撰文︰崔凱琳 攝影︰Leo
//從Jimmy延伸至電影文化,他們給予香港人的意義,不是只從單一的語言來說故事,而是以總體的劇場聲音,如文字、音樂、聲音、舞台設計等來表達。」從劇場演出扣連電影文化,縱然劇場與電影的載體不同,但相似的地方在於兩者也並非單純只背熟台詞、對白,排練好便能演繹,而是要抓住人物來說故事,因此Alex認為與不同靈魂溝通的創作模式尤其重要....//
PDF版

人生本來就是一棵古樹
《JET》
2022-10
撰文︰Carson Lin 攝影︰Oiyan Chan
//Endy形容,即使首次合作,但小克已能妥善地處理譚導腦海中海量的資料、想法、意念:「其實二人都很喜歡本土、舊情懷的事情,字語行間是感覺到那份熱誠。只是一個靠劇本、一個則靠文字和畫像,今次就好似找到大家的missing piece。」//
PDF版

專訪|周國賢 ✕ 浪人劇場:走進畫師世界,撕下我的面具
星島
2022-04-14
撰文︰黃子翔
//他從村上春樹的《IQ84》 ,讀 到 George Orwell的《1984》、散文等等,再進 一步追源溯流,翻開後者較鮮為人關注的首本虛構小説《緬甸歲月》,發現創作後期避用複雜詞彙與空泛比喻的 他,曾於《緬甸歲月》,以華麗詞藻行文風格,初試啼聲,「然而 我仍然看到當中一脈相承的 東西,他所描述的題材,也 就是關心人的狀態,其實分別不大。」//
閱讀全文

如何構作《西西瑪利亞》的劇場——專訪劇場構作賴閃芳
《一月一藝術》
2022-01-14
撰文:Ming
//閃閃又分享在《西西瑪利亞》製作中,她作為劇場構作就像是導演的第一個觀眾,回答演出效果有否符合其目的,「看到導演在做什麼,然後告訴導演,他正在做的是什麼。」//

關於沉浸式劇場——《西西瑪利亞》
《一月一藝術》
2022-01-13
撰文:Amy
//「導演很難控制觀眾望什麼地方,因為整個空間都可以四圍望。所以我們希望觀眾能夠嘗試將自己連結到故事當中。另外,也請嘗試探索這個空間給予你的可能性。這個空間會與我們慣常的視覺不同,會有不同的質感……需要觀眾自己去探索及體驗,要親自嘗試、組織和感受。或者這樣說,觀眾進入作品之後,是需要參與一些行動的。」//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