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2013 評論
P.E. PERIOD 2.0_web.jpg
談《體育時期2.0》的文學與音樂
​2013
撰文: 鄒芷茵
// 以文學與音樂的組合來說,音樂怎樣填補文學鞭長莫及的空隙?文學又應為改編演繹而退回怎樣的一步?這些都是浪人劇場可繼續帶動本地文學愛好者討論的問題。劇場與本地文學,都在彼此「重讀」、彼此喊話,都在為跨媒體創作開拓一條甚有意思的道路。//


閱讀全文
P.E. PERIOD 2.0_web.jpg
文本與劇場—重修體育時期
《中大學生報》
​2013  4月號
撰文:黃敏
// 正是跳出了文本的框架,衝破成規,貝貝處境的複雜和雙重性,才能在劇場上以光影的手法呈現出來。//


​閱讀全文
2013 體育時期原作者觀後感_thumbnail.PNG
《體育時期2.0》 原作者觀後感
​2013
撰文:董啟章
// 六年後的譚孔文,在思想和技巧上也更為成熟。《體育時期2.0》把小說化為夢一般的體驗,鮮明、尖銳,但又曖昧、沉鬱。對我來說,觀看自己的小說在舞台上搬演,是個大發現。//

閱讀全文
2013-04-19 文匯報-PE Period 2.0.png
夢的青春 青春的夢 —《體育時期 2.0》觀後
文匯報
​2013-04-19
撰文:林克歡
// 譚孔文將《體育時期 2.0》稱為 “文學音樂劇場”,不僅提示原著是文學作品,而且預告舞台呈現更多的是藉助文學叙述方式來完成。而音樂更是《體育時期 2.0》重要的表現手段,演出不僅有許少榮填詞、劉穎途作曲的七首歌曲,而且襯景音樂和音響貫串全劇,烘托演出的整體氣氛,極大地影響着人們觀劇的情感起伏與變化。//

 
閱讀全文
2013 Critic 1_Beijing The Mariana Trench_WuQi_暗示.jpg
所有東西都留不住
《南方人物周刊》
​2013

撰文:吳琦
// 這也是我最欣賞浪人的一點,他們的戲劇標示出一種年輕人在現代社會自處的位置,限於自我,也陷入過去,惟一的出路是誠實地面對這種生命經驗,並且找到一種方式建立起歷史的感覺。//


閱讀全文
暗示_2013.jpg
《桃姐》之後又一講述香港媽姐的故事
《都市快報》
​2013-10-11
撰文:丁思諓
// 今年北京青戲節上演的《暗示》,頗讓人回味。這部香港浪人劇場出品的戲,極具香港文化特色—取材香港獨特的社會現像、用粵語演出,還特別呈現出香港這座國際化大都市裡,緊張生活中人們迷離與孤寂的精神狀態。//


閱讀全文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