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    劇 場 就 是

「縫熊說故事」文學劇場計劃

 

 

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   2015/16學校演藝實踐計劃

「縫熊說故事」文學劇場計劃

與浪人劇場合作

 

視像介紹

按此瀏覽

 

 

報名須知下載

 

 

報名表格下載

截止報名日期: 2015年6月8日(一) 下午6時

 

 

 

要點及目標

  • 全學年的文學劇場教育課程

  • 適合具備不同戲劇經驗的小學及特殊學校參加

  • 以西西作品《縫熊志》為創作基礎,並教授他們具創意的劇場表現手法

  • 是次計劃會訓練同學在動物化這方面的想像力,增加在舞台上的表演趣味

  • 課程包括欣賞巡迴演出、戲劇訓練和總結演出等

  • 參與學生將於校外表演場地作公開演出

 

 

計劃內容

香港著名文學家西西《縫熊志》一書通過「熊」為主題,講述一些歷史小故事及介紹古代人物及其事跡,內容充滿想像力之餘,更充滿童趣。通過閱讀此書,讓同學明白文學作品不一定是深奧的。此書所選的故事題材豐富,意識正面,適合向小學及特殊學校的同學推介。

 

劇團希望透過此書與參與學校一起創作「熊」的形象,再由戲劇導師挑選書中具中國文化特色的故事,進行文本編作,並教授具創意的劇場表現手法,立體地展現當中的故事。

 


推行時間

計劃為期10個月,由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分三個階段進行:

 

第一階段:巡迴演出

2015年10月

劇團將到各參與學校演出「縫熊說故事」序幕,吸引同學參與工作坊,演出結合叙事及角色扮演,點出以熊來說故事的特色。

 

第二階段:工作坊 (16節)

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

戲劇訓練工作坊

導師向同學介紹書中故事,與同學共同創作各自的「熊」的造型,成為他們自己獨有的「角色」,以此重新演譯書中的故事。

 

劇場藝術工作坊

在導師指導下,同學將嘗試學習如何運用不同的物料製作屬於自己的造型。

 

戲劇排練工作坊

為文本作排練,準備最後的總結演出。

 

第三階段:公開演出

2016年6月至7月

學生送戲到社區

安排同學於學校區內的社福機構重演結業演出作品,讓社區更多未有機會接觸戲劇藝術的人士欣賞學生們的演出。

 

2016年7月

總結演出

在康文署轄下場地作公開演出,與公眾分開學習成果;演後設分享環節,讓同學與觀眾有交流機會,分享創作過程及演出感受等。

 

 

 

計劃詳情

小學組

~參與學校名額: 3間小學

~目標對象: 小三至小五

~參加人數: 每校20人

~上課時間: 每星期1節,每節1.5小時

~工作坊節數^: 16節

~全期費用#: 每人$256

 

 

特殊學校組

~參與學校名額: 2間特殊學校

~目標對象: 劇團將與學校商討

~參加人數: 每校16人

~上課時間: 每星期1節,每節1.5小時

~工作坊節數^: 16節

~全期費用#: 每人$128

 

^ 全期工作坊節數為上述節數加2節「學生送戲到社區」演前彩排。

# 費用按每名參加者計,所繳費用,恕不發還。

 

 

 

查詢

電話:3971 0831

傳真:3971 0830

電郵:ronin@theatreronin.com.hk

 

 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