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一月一藝術 閃閃.jpg
 如何構作《西西瑪利亞》的劇場——專訪劇場構作賴閃芳

一月一藝術

14.01.2022

撰文:Ming

//閃閃又分享在《西西瑪利亞》製作中,她作為劇場構作就像是導演的第一個觀眾,回答演出效果有否符合其目的,「看到導演在做什麼,然後告訴導演,他正在做的是什麼。」//

 閱讀全文 

271740352_657411182365927_6132073931896847461_n.png
 關於沉浸式劇場——《西西瑪利亞》

一月一藝術

13.01.2021

撰文:Amy​

//「導演很難控制觀眾望什麼地方,因為整個空間都可以四圍望。所以我們希望觀眾能夠嘗試將自己連結到故事當中。另外,也請嘗試探索這個空間給予你的可能性。這個空間會與我們慣常的視覺不同,會有不同的質感……需要觀眾自己去探索及體驗,要親自嘗試、組織和感受。或者這樣說,觀眾進入作品之後,是需要參與一些行動的。」//

 閱讀全文 

是否需要先閱讀小說再進入劇場?_IG.jpg
一月一藝術『刀神』導賞訪問:《西西瑪利亞》

01.2015

為什麼會選擇西西的《瑪利亞》為題材?

是否需要先閱讀小說再進入劇場?

為什麼會以沉浸式劇場呈現?

沉浸式劇場有什麼特別之處?

排練《西西瑪利亞》的獨特之處?

從文章到舞台

《瑪利亞》與西西的其他作品

為什麼是西西?為什麼是《瑪利亞》?

《瑪利亞》的象徵意象(一)

《瑪利亞》的象徵意象(二)

《瑪利亞》是腔棘魚​

 觀看影片 

沉浸式文學劇場 潛行西西內心.png
沉浸式文學劇場 潛行西西內心

星島日報

23.12.2021

撰文:黃子翔​

//參與者就像偵探或考古學家,尋找綫索,追溯西西創作故事當時,到底處於怎麼樣的環境和狀態,又關心甚麼。也不是一味懷舊,觀者還能藉而扣連當下,「好像講一個遠方的故事,但源頭最終都會指向大家身處的這個地方。//

 閱讀全文 

西西別字.PNG
我們都是修女瑪利亞

別字 第四十六期

23.12.2021

撰文:李昭駿

//他期待的是主動的觀眾,即不是被動的資訊接收者,而是自發體認當下,發現和尋找。//

 閱讀全文 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