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最新消息
浪人劇場 X 真雲林閣掌中劇團 (臺灣)
《千年幻戀》
颱風期間演出安排
人操偶,偶縱人,江湖一遇,相依千年
2022臺中歌劇院巨人系列
2023臺灣戲曲中心夏日生活週
香港、臺灣跨界跨地聯合製作
改編自《聊齋志異》<聶小倩>
當代劇場 X 傳統布袋戲 ― 人偶同台
國語 X 臺語 X 粵語 ― 三語演出
《千年幻戀》從《聊齋志異》中的〈聶小倩〉篇改編,香港與臺灣聯手,以甯采臣、燕赤霞、聶小倩間的故事為本,由浪人劇場與臺灣真雲林閣掌中劇團,歷時兩年進行的港臺劇場計畫。
從小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的紅髮女子「赤」,有個姊妹「Red」,在別人眼中,她們是長得幾乎一模一樣的雙生兒,孤單的赤擁有Red的陪伴,童年才不致寂寞。赤在母親口中得知 Red原來只是她的複製品,而赤一直不敢告訴Red真相。
一晚她們在夢中見到一名男子操玩著形形色色的木偶,發生的一切卻如此熟悉,猶如前世記憶,木偶們上演著甯采臣、燕赤霞與聶小倩的故事,展開了一場人與偶的對話。
-
意念及導演:譚孔文
主演:李京曄 (臺灣)
編劇:何應權
演員:趙鷺燕、林嘉寶
空間設計(香港版):王健偉
燈光設計(香港版):張素宜
影像設計:黎宇文
傳統音樂設計:林金泉 (臺灣)
當代音樂創作及設計:陳沛熙
戲偶設計及製作:郭建甫 (臺灣)
服裝設計:林玉媛 (臺灣)
監製:林碧芝 / 劉宛頤 (臺灣)
製作經理:莊曉庭
執行舞台監督:吳穎璋
助理舞台監督:吳駿瑋
-
#1-#2.9.2023|8pm
2-3.9.2023|3pm
香港文化中心劇場
$380 / $300 / *250
*適用於年滿60歲或以上的長者、殘疾人士及看護人、全日制學生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,門票數量有限,額滿即止。
【門票即日起於URBTIX公開發售】
- 節目適合16歲或以上觀眾欣賞。
- 演出全長約70分鐘,不設中場休息,遲到者須待節目適當時候方可進場。
- 偶戲含成人情節。
#設演後分享會
1.9.2023 8pm|嘉賓講者:紅眼 (作家)
2.9.2023 8pm|嘉賓講者:張飛帆 (編劇)
粵語及國語主講 In Cantonese and Mandarin
-
真雲林閣掌中劇團(臺灣)
成立於1975年,目前由第二代團長李京曄接掌口白、主演、創作等職務,平時營運以民戲、公演為主,近年劇團積極與當代劇場聯結,他們是第一次與香港當代劇場合作,現為Taiwan Top演藝團隊之一。
臺灣布袋戲
布袋戲又稱掌中戲,為臺灣文化重要元素之一;以布偶為主要表演媒介,透過手控布偶的方式演出各種劇目,包括神話傳說、歷史故事、神怪小說等等,並以動作、語言、音樂等豐富元素呈現。
-
演前分享 「臺灣布袋戲與當代劇場」
臺灣布袋戲有一句口頭禪就是"傳統就是創新",因此近年臺灣布袋戲積極與當代劇場結合,它們究竟如何從廟會走向舞台?又如何從一直躲在後台到直面觀眾演出?
主持:譚孔文
講者:李京曄 (臺灣)、王渝婷 (臺灣)、趙鷺燕
18.8.2023 (Fri)| 8pm
牧羊少年與他的浮萍 Lemna of the alchemist
(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香港文化中心地下)
粵語、國語主講 In Cantonese and Mandarin
立即報名:https://bit.ly/43XdaC5
名額有限,額滿即止
-
節目查詢
3971 0831
- 節目如有更改,以最後公佈為準。
- 如遇特殊情況,浪人劇場保留更改以上節目內容的權利。